毛泽东有很多不同寻常之处,作息时间颠倒就是其一,他凌晨睡觉,中午起床吃早餐,下午六七点钟吃午餐,晚上至凌晨办公,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觉,而且精力旺盛。
作为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是个伟人,有很多不同寻常之处,就说他的睡眠,当人们每每谈起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习惯时,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毛泽东的睡眠与常人不同,他的作息时间与常人相比是颠倒的,他的睡眠,似乎不合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而且,我们常说,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但毛泽东达到这个标准了吗?显然没有。
睡眠不足,入睡障碍,伴随了毛泽东的一生。特别是在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对于毛泽东来说,睡觉,更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每当看到他能安稳地睡一觉,人们都会感到非常的欣慰。
比如,在指挥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时,毛泽东常常会每天工作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小时,睡眠时间很短,并且这种作息时间很不规律,特别是遇到紧急情况,更是夜以继日地操劳。
长此以往,这样的工作状态,这样的睡眠状态,就成了一种习惯,甚至难以更改。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这种作息习惯,更是被沿袭下来。
毛泽东能够这样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自然与他健康的身体有关,他有着强健的体魄,旺盛的精力。他的卫士们每天四班倒,小伙子竟然熬不过主席。主席曾有几次看到值班的卫士困得打起了瞌睡,他轻轻地把大衣披在卫士身上。
但人毕竟是血肉之躯,不能无限制地挑战极限。人们能够理解,毛泽东工作繁忙,有很多文件要审阅,有很多问题要思考、解决。作为一个人口最多的大国领袖,他操心的事情实在多。为了更多地工作,自然,他就以牺牲睡眠作为代价。
对此,周恩来总理一直惦念主席的睡眠问题,不仅自己经常叮嘱主席要注意身体健康,保障睡眠,还时常叮嘱主席的卫士们,让他们想办法安排好主席的睡眠。
总理还经常给主席的卫士长打电话,询问主席的睡眠情况。卫士们难以说服主席时,也会请总理出山来劝说主席。
主席的卫士们也是想了很多办法,一方面经常在不打扰主席的情况下,催促主席睡一觉,特别是当主席连续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卫士们更是焦急万分,他们除了督促之外,也想了一些巧妙的方法。
比如,卫士长就灵机一动,搬来一张躺椅,建议主席躺在躺椅上阅读文件,而卫士长则在主席身后轻轻地为主席梳理头发。这个办法果然有效,主席看着文件,不知不觉间,就进入了睡眠状态。
大概从延安时期开始,因为长时间工作造成睡眠障碍,主席每天都要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睡,时间长了,甚至产生了抗药力,有时需要服用几次安眠药才能入睡。
主席的睡眠,不仅成了总理和主席身边卫士们惦念的一件大事,而且成了所有人关心的大事。每当有人来找主席,只要主席在睡觉,就尽量不去打扰,因为大家都知道,能够让主席睡上一觉,非常不容易。
卫士们看到主席安然入睡,也会感到像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感到非常开心。
可是这样的时候并不多见,尤其是在开国大典即将举行时,主席的睡眠问题又凸显出来。自从进入北平后,主席一方面在指挥渡江战役,又在筹备开国大典,有很多工作要做,常常是几天几夜不能合眼。
这时,距离开国大典已经很近了,在9月30日这天,主席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后,回来就叫卫士长梳理头发,卫士长以为主席可以借此机会睡一觉了。没想到,主席却说,这一梳理头发,就给自己长了精气神,还能坚持七八个小时。
卫士长一听可就着急了,因为再过七八个小时,就是10月1日中午,熬到那时,还怎么参加开国大典呢。大家都很着急,只有求救于周副主席。在周副主席的干预下,又为主席准备了安眠药,最后总算让主席睡着了。
要在平时,卫士们会为主席入睡感到庆幸,他们不会打扰,但这次,卫士长却有些为难了,他也非常希望能让主席多睡会,但马上就要进行开国大典了,这可是关系国家的大事啊,无奈之下,等临近开国大典的时间时,他只好轻轻地叫醒主席。
1976年9月9日,伟人毛泽东去世了,在他不多的遗物中,有几瓶安眠药,静静地记录着伟人过往的生活,记录了他日夜操劳的工作情景。
参考资料:
[1].毛泽东的生活习惯[J].湖南政报,1999(08):37.
我知道答案
回答被采纳将会获得 0 酷币 + 88 酷币 已有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