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1月,杨开慧出殡当天。突然,3岁的毛岸龙爬向棺材,哭喊着:“我要和妈妈一起睡觉!”在场的人全都落下了眼泪…
杨开慧是毛主席的第一任妻子,在白色恐怖笼罩中国的时候选择与毛主席结婚,并加入共产党成为毛主席的革命助手,配合毛主席领导革命,与毛主席结婚后,她生下了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个孩子。
1930年,在革命活动最艰难的时候,杨开慧不幸被捕,受尽折磨后英勇就义。
1913年,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先生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习任教,毛主席是他的学生,此时刚刚二十岁的毛主席已经从事革命活动好几年了,他是学校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
杨昌济先生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是一位一直在探求救国救民之路的革命者,在他的影响下,青年毛主席常常和蔡和森等几位怀有同样志向的同学一起去杨先生家中讨论学问、讨论天下大势、讨论救亡图存的方法。
此时的杨开慧正在稻田女子师范附小读书,比毛主席小八岁,在父亲杨昌济的开明教育之下,她受到了古典诗文的熏陶,性格十分谦和,她也很关注国家大事,因此,每当毛主席等人来家里做客时,她就会安静坐在父亲身边听他们交谈。
到1918年时,杨昌济先生北上北京大学任教,恰好这时毛主席毕业,正在和蔡和森准备赴法勤工俭学的事宜,两人也先后到达了北京,此后又常去造访杨先生。
杨师母和杨先生一样,待人和气,又烧得一手好菜,毛主席去拜访杨先生时她总会留毛主席吃顿饭,毛主席也很愿意在老师家里解解馋。
到老师家里次数多了,杨开慧也和毛主席熟了起来,两人虽然很少说话,但是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甚至有好几次夹菜时,两人的筷子伸向了同一块菜花,却都尴尬得缩回了手。
杨先生当然也将他们的心思看在了眼里,却始终没有说破。
后来李大钊和陈独秀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毛主席深受影响,经常写很多笔记和感想请杨先生和杨开慧看,杨开慧因此接触到了很多马恩列著作,逐渐信仰了马克思主义,两人的感情在这个共同信仰的基础上更加深厚了。
1920年杨先生因病去世,毛主席以学生和女婿的身份操办了丧事,次年,杨开慧与毛主席结婚。两人决定婚礼一切从简,甚至都没有宴请宾客,只请了几位好友吃了顿饭,就宣布他们结婚了。
婚后,革命形势渐渐严峻起来,白色恐怖无处不在,红军遭到了严重的打压。
当时领导军队攻打长沙的毛主席和朱德被湖南军阀何健通缉,毛主席和朱德的家人们均受到军警的搜捕。
1930年,杨开慧被何健悬赏一千银元缉拿,杨开慧在群众的帮助和掩护下逃过了几次追捕,然而在10月24日凌晨的时候,她趁着夜色想偷偷回到板仓探望母亲和三个孩子,却被特务发现了,敌人立即包围了杨开慧的家,将杨开慧及其母亲、三个孩子、保姆全部抓回了监狱。
在监狱中,敌人用尽酷刑想逼迫杨开慧透露毛主席的信息,十几天来杨开慧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但她始终只有一句话:“我不知道!”
敌人对这个意志顽强的女人已经束手无策了,他们把杨开慧客客气气请到房内,告诉她只要公开宣布和毛主席撇清所有关系,他们就放了她,还给她很好的待遇,杨开慧对敌人的这种伎俩嗤之以鼻,瞪着眼睛大骂道:“痴心妄想!”
敌人恼羞成怒,软硬兼施都不能从杨开慧这里得到一点有用的信息,留她也无用了。
11月14日下午,杨开慧在浏阳门外壮烈牺牲。当地农民趁夜偷运回了杨开慧的遗体。
在杨开慧的葬礼上,农民们凑钱买了一具棺材收殓杨开慧的遗体,年仅三岁的毛岸龙尚不知事,他以为母亲只是睡着了,哭着扑到母亲的棺材上喊道:“我要和妈妈一起睡觉!”
八岁的毛岸英将两个弟弟搂在怀里痛哭不已,杨开慧的母亲更是哭得痛彻心扉。看着这三个小小年纪就失去母亲的孩子,在场参加杨开慧葬礼的人无不落泪。
杨开慧牺牲后,毛主席一直不能忘怀,二十七年后他在给李淑一的信件中写下了一首《蝶恋花》,将杨开慧比作“骄杨”,这是对她的赞扬和自豪。
然而离开了母亲的保护和照料,1931年时,只有四岁的毛岸龙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染病夭折了。
我知道答案
回答被采纳将会获得 0 酷币 + 88 酷币 已有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