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红顶商人胡雪岩被破产抄家,他一生的财富荡然无存。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胡氏后人不得经商,并与李姓人通婚。他错误地认为是李鸿章导致了他的失败,但实际上他的想法完全错了。
胡雪岩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商人首富,尽管出生贫苦,但他有着好运气。
年幼时,他离家打工,在钱庄做学徒,从事着辛苦脏活。然而,由于他踏实勤奋,受到钱庄老板的赏识,并很快晋升为正式学徒。
凭借他的勤奋和聪明才智,胡雪岩不仅成功经营了钱庄,还与官僚阶层相互合作,最终崛起成为了成功的商人。
他首次选择的合作伙伴是王有龄,他私下借给王有龄500两银子。三年后,王有龄升官,帮助胡雪岩开设了阜康钱庄,使他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后来,1861年,王有龄在太平军攻占杭州时自尽。
失去了王有龄这个靠山的胡雪岩感到不安全,于是转而依靠更为强大的左宗棠。
无论是围剿太平军还是收复新疆,胡雪岩一直是左宗棠的钱袋子,为他筹集粮食和资金,两人的关系非常密切。
特别是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清廷只提供了500万两银子,对于西北征战来说远远不够。
左宗棠急需资金,胡雪岩毫不犹豫站出来,向外国银行担保借款1870万两银子,解决了西征经费问题。
不过胡雪岩从中获得了280万两的利息,但幸好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结局是好的,使新疆重新回到了中国版图,从收复新疆的成果来看,清朝支付这些成本是可以接受的。
当时的胡雪岩不仅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还被慈禧赐予了二品顶戴花,从一个普通商人一跃成为红顶商人,他拥有了更大的能力,然而却埋下了祸根。
在1883年,胡雪岩为了垄断生丝市场,两次向汇丰银行贷款,总额高达1000万两银子。
他囤积了8万包生丝,花费了2000万两银子。计划通过垄断生丝市场,抬高价格,并卖给洋人,以阻止洋人垄断我国的本土生丝贸易。
然而,受到梅雨季节和海外生丝丰收的影响,胡雪岩满怀期待的日子一天天过去,生丝却无人问津。
他花费巨资购买的生丝只能囤积在那里,每天还需要花费五两银子翻动,令他非常焦虑。
最终,胡雪岩被迫以低价卖给洋人,只能以200万两银子的价格血本无归。胡雪岩直接损失了1000万两白银,元气大伤。但对于一个富可敌国的首富来说,1000万两白银虽然是巨额,却不至于让他陷入绝境。
正是在这个时候,一直想打压胡雪岩的李鸿章看到了时机。他让另一个商人盛宣怀站出来扰乱市场,并散布消息称胡雪岩破产了,资金亏空。
这消息传开后,许多将钱存放在胡雪岩钱庄的人,听闻消息后开始担心自己的钱。李鸿章也积极推波助澜,煽动各地的官员前去挤兑胡家钱庄。
由于胡家无法从其他商号融资,仅仅三天时间,胡家的各个钱庄全面崩溃,胡雪岩多年来建立的事业也被彻底毁灭。
李鸿章趁机给慈禧太后上书,声称胡雪岩在平定新疆叛乱时拿了回扣,慈禧听后大怒,立即革职查办胡雪岩。
左宗棠因忙于作战,没有时间保护胡雪岩,失去了左宗棠的庇护,胡雪岩自然无法抵挡李鸿章的攻击。
被抄家后,胡雪岩陷入贫困和无所事事的境地,郁郁寡欢,临终时召来孩子和妻子,告诫他们:“将来千万别从商!”然后含恨离世。
实际上,胡雪岩从未意识到,并非只有李鸿章陷害他才会破产,即使没有李鸿章,也会有其他人针对他。
胡雪岩没有认真想一想,当他成为红顶商人最风光的时候,他做着大清朝的生意,赚着自己的钱,他可能想不到已经没有谁可以制衡他了。
之前,胡雪岩看上一个姑娘,花了7000两银子娶回家,却在一晚上后又不再喜欢,随即潇洒离开,花出去的银子眉头都不皱一下。
为了让12个小妾住在一起,胡雪岩建了一座占地10亩的新宅,规模都超过了王府。每晚他像皇帝一样翻牌决定与哪位小妾共眠。
但是,他没有意识到,支持他最大的靠山是左宗棠,而左宗棠也不过是给清朝,给慈禧打工的一个高级白领罢了,怎么能够一直照顾他周全呢。
真正能够决定胡雪岩生死成败的,还是当时的朝廷,所以当胡雪岩富可敌国的时候,当只有胡雪岩能够为左宗棠贷款的时候,他已经触犯天颜了,等到朝廷想收拾胡雪岩的时候,李鸿章不过恰好站在了这个位置,顺手干了一件顺应朝廷心意的事情。
说到最后,胡雪岩只是朝廷的一枚棋子,现在不想用这枚棋子了,把胡雪岩弃掉也最正常不过了。
曾国藩曾说过一句话:“花未全开月未圆”,胡雪岩可能没有理解这句话,否则就不会有如此悲惨的结局。
胡雪岩在商业上的成功得益于自己的勤奋和聪明才智,以及与权贵的合作。
但是,胡雪岩没有意识到背后的支持者和局势的变化,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令人惋惜。
我知道答案
回答被采纳将会获得 0 酷币 + 88 酷币 已有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