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²áµÇ¼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扫,快速开始

  • 切换到宽版
  • 查看: 220|回复: 0

    [车辆需要保养] 想来谁有毛主席难?看到下面这段话后,让人瞬间泪目!毛主席曾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31 06:27: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来谁有毛主席难?看到下面这段话后,让人瞬间泪目!毛主席曾这样说道:“我们几乎弄到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子盖……困难真是大极了!”
    (参考资料:新民晚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弘扬南泥湾精神 走高水平自力更生之路2021-11-02 )
    1939年的陕北,寒风凛冽,黄土高原上的延安小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这座偏僻的小城,此时正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希望,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在中原大地肆虐,国民党顽固派的重重封锁更是让这片革命圣地雪上加霜。连续两年的自然灾害,更是将边区的生存条件推到了悬崖边缘。
    在这样的困境中,毛泽东站在台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台下的同志们,他沉声问道:"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
    台下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在思考着这个关乎生死存亡的问题,毛泽东没有给出答案,但他的下一句话却如同黑暗中的一道闪电,照亮了前进的道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就这样,延安大生产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在南泥湾,359旅的战士们放下枪支,拿起锄头,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开荒种地,从旅长到普通战士,没有人站在劳动之外。他们用汗水浇灌着这片曾被称为"烂泥湾"的荒地,用双手创造着奇迹。
    三年后的南泥湾,已经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从最初的1.12万亩荒地,到后来的10万多亩良田;从最初的1200石粮食产量,到后来的12000石丰收。359旅不仅实现了"不要政府一粒米,一寸布,一文钱"的目标,更为整个边区树立了榜样。
    物质上的困难只是表象,思想上的统一才是根本,1942年,毛泽东发起了延安整风运动。
    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教育运动,整风运动不仅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也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毛泽东始终坚持与民众同甘共苦,他住在简陋的窑洞里,吃着和普通战士一样的粗粮。
    有一次,在招待劳动模范的宴会上,一位劳模不小心把几粒米洒在了桌上,这位劳模可能觉得有些尴尬,下意识地想要将这几粒米扫到地上,就在这时,毛泽东的举动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只见毛泽东迅速伸出手,轻轻按住了那位劳模的手,然后,他俯下身,仔细地将桌上的每一粒米都捡了起来,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毛泽东将这些米粒放入自己口中,细细咀嚼着。
    他对在场的人说:"群众生产的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呀,我们不能浪费一粒!"
    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毛泽东不仅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他的儿子毛岸英从苏联回来后,毛泽东给他定下了"三大纪律":必须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为了锻炼儿子,毛泽东甚至把毛岸英派到最艰苦的山区,去"上劳动大学",在那里,毛岸英与农民一起劳动,脸晒黑了,身体也瘦了,但精神却更加坚强了。
    延安时期的艰苦岁月,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和崇高品格,正如毛泽东所说:"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
    在抗战时期的延安,交通条件极其简陋,中央领导们外出办公或视察,通常都是骑马或步行。
    一天,一位海外华侨怀着对革命圣地的敬意,送来了两辆珍贵的小轿车,这在当时的延安无疑是一件轰动性的大事,对于常年奔波在崎岖山路上的领导们来说,这两辆轿车就像是从天而降的礼物。
    警卫战士们更是欣喜若狂,他们由衷地为毛主席感到高兴,认为从此以后,毛主席外出开会就不用再忍受骑马和步行的辛苦了。
    然而,当分配这两辆轿车的问题摆在毛泽东面前时,他的决定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毛泽东并没有考虑自己的便利,而是从全局出发,提出要优先考虑军事工作的需要,并照顾年龄较大的同志。
    尽管周围的同志们都希望能够把其中一辆轿车分配给毛主席使用,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但是,面对大家的好意,毛泽东却坚持自己的想法。
    最终,在毛泽东的坚持下,一辆车被分配给了主管军事工作的朱德总司令,另一辆则给了被称为"五老"的徐特立、董必武、谢觉哉、林伯渠、吴玉章等年长的革命前辈共同使用。
    有一次,当他骑马前往枣园参加会议时,在返回途中,毛泽东座下的马突然受惊,将他从马背上重重地摔了下来,这次意外导致毛泽东左手严重受伤,手腕肿胀得厉害。
    这次意外之后,朱德和"五老"们都深感愧疚和担忧,他们纷纷表示要将车辆让给毛泽东使用,甚至亲自将车开到毛泽东跟前。
    然而,毛泽东依然坚持自己的决定,婉拒了他们的好意,将他们和车辆一并"撵"了回去。
    延安的这段历史,不仅仅是一段关于物质匮乏的记忆,更是一段关于精神富足的传奇,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延安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奇迹,用自己的意志战胜了困难。
    我知道答案 回答被采纳将会获得0 酷币 + 88 酷币 已有0人回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台州市汽修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浙ICP备15024031号 )

    浙公网安备 33100202000768号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