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
为什么教员能实事求是?
他说过一句话:“世界观就是方法论就是认识论”。根源就在他的世界观,他自从接触马克思主义后,就从来没有动摇过这个信仰。建国后对这一世界观巩固地更厉害。
那一句话把他的思想源头的根据就全部告诉我们了。他的方法论来源自他的世界观,他的世界观同时也是认识论,他的认识论也是方法论。
这句话,对我启发非常大。
“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这三者合一,融会贯通,已致化境。
为什么他能写出毛选那种实用性极强的文章,为什么他能做到实事求是?最后找到源头上,就是上面那一句话就总结了,源头都很简单,真传就一句话就够了。
找到了他思想的源头根源,为什么我们做不到他那样看问题那么透彻,那么严密的思维逻辑呢?
一颗大树的根系只有扎的深,扎的广泛,这棵树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才能蓬勃发展,才能开花结果。
因为我们没有人家的知识体系,没有人家的阅读量,没有人家的实践经验之丰富,没有人家广泛的知识面,所以我们的根系是浮萍,只能长出水草来,而长不出大树。
他的思想根系是在不断延伸,如果把他一生的文章读完了,就会发现,知识面太广泛了,特别是建国后的文章,讲话和文章越来越深越来越广,人家的认识面是无限在拓展。
所以,他的思想自然像大海一样深邃和广袤。思想方法论就是大树,只有不断的将你的根系扎的深,向外无限延伸,最后你这棵树才会开花结果。
如果是共产主义者,即马克思主义者,或者是个实业者,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或者是干实业的人,也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
让所有的人都坚持唯物主义不现实,那是做不到的,现在社会提倡百花齐放,唯物主义的反面就是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反面就是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这也是时刻存在的世界观,只不过现在不提倡学哲学了,很多人都没有这种意识。
只要看问题用的静止、片面的、玄乎的而不是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动态的思想,这就是形而上学。
如果是从主观出发,看问题脱离实际,单纯的从意识出发,就是唯心主义。这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大部分人都有这种情况,我们不是伟人,做不到完全的实事求是,几乎每个人都有唯心主义倾向。
而且现在有很多人从事职业如算命、风水、宗教、大仙、修仙修道之类的,如果划分都叫形而上学。
比如写小说的人,如武侠小说,玄幻小说。鬼神古怪之类的,这都是从主观臆造出来的玩意儿,很多文学作品、艺术创作者都是脱离实际的,这如果划分就是唯心主义。
这些东西是少不了的,世界人人都是唯物主义,那就太可怕了。
所以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也必然会存在,也是少不了的。
如果是一个小说创作者是不能脱离实际的,一切都要唯物的态度,那他就写不出天马行空的艺术故事了,那电影工作者就构思不出离奇古怪的艺术作品了。
当然艺术作品的故事情节可以是唯心的创作,但是要想故事有人看,这就是唯物的看待,如果作家写的故事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不能迎合时代人性的特点,那这作品就没人看了。
从这个角度去分析,这又要实事求是,又是唯物的创作精神。
所以,单纯唯心主义不存在,单纯的唯物主义也不存在,都是唯物和唯心的交织。只是根据不同的工作,不同的情况偏重点不同而已。
有时候,我们可能也反思:我是“唯”什么呢?
我对“主义”这个观念不强,如果可以,我希望既不是唯物主义,也不是唯心主义。
见到什么是什么,遇到唯物的就是唯物主义,遇到唯心的就是唯心主义,遇到辩证唯物的,我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因为“主义”是对人而言的,假如没有人,还有什么主义可言呢? 还去唯什么呢?
哲学上的主义,都是以“人”为参照系而言。
打个颠倒,以“物”为参照系,站在人的对立面,即站在物的角度去看待人,会怎么样?
本是唯物就变成唯心了,本是唯心就变成唯物了。
要通达,这些“主义”观念必须打破,冲破思想牢笼。
古代圣人都有个共同的老师叫“自然”。从自然中感悟到的一切都是鲜活的。
他也说过一句话:人要读两本书,一本有字书,一本无字书。
有字书即是书本,无字书即是自然万象。
#怀念伟人毛泽东# #热点引擎计划#
我知道答案
回答被采纳将会获得 0 酷币 + 88 酷币 已有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