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7-4-13 20:38:39

案例 | 一个传统模式修理厂的转型日记

案例 | 一个传统模式修理厂的转型日记

如今汽车后市场多变,转型也许是我们大家都该考虑和去做的事情。今天森万就来介绍一家正在转型的汽修厂,该老板的眼光也具有前瞻性,提前动手改革,想从传统修理厂的模式下跳出来,做一个引领本地行业的企业。
http://s9.rr.itc.cn/r/wapChange/201610_21_19/a14orb84556419115596.jpg


[ Part 1 背景介绍 ]模式:目前有一个传统模式的修理厂在营业,有对外的洗车和精品等。顾客来源:自然来店+保险推送。时间:修理厂经营近3年。目标:搬入新店,成为地区行业标杆。内部主要问题:1、组织结构不明确,员工有30多人,但岗位有缺失,没有自我监督检查的机制。2、企业没有顾客和车辆信息等资料的沉淀,顾客维修记录和店铺销售数据也没有明细。3、员工都是固定工资,无绩效考核和提成制度,造成了全员等靠要的被动。4、作业单据中顾客信息部分较为简单,各组别服务中无顾客体验。5、内部无自我培训,员工进步属于自然状态下的实操学习。6、无正式沟通,每月随即召开一次会议。[ Part 2 切入工作计划 ]1、首先,在切入团队时,最好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状态,进行全员的初次碰面。2、其次,对全体员工分时段地进行沟通交流和摸底。沟通的问题基本如下:●个人基本情况;● 入职时间及工资待遇;● 食宿问题如何;● 是否有对自己的学习成长计划;● 对店铺的看法以及建议;● 除本职工作外,期待学习到哪方面知识。3、紧接着是顾客资料的收集,培训接待开单的重点信息收集。4、在原有收银和库管等职位增加工作内容,挑选出信息录入的兼职人员。5、根据目前各组经营的服务项目,制作营业预估表,再找各组负责人进行询问,建立销售数量和单价等。从而建立店铺的销售预估表和每天的实际收入明细表,交给收银进行录入存档。6、会议方面,制作出适合的会议流程,分发各组负责人进行学习,早晚会议准时按照流程召开。晚会时间,通报全店的当天营业额明细。7、密切关注之前增加工作的同事,询问新工作的执行难度和问题,及时沟通并给予解决。这一系列的计划实施下来后,按照每天的工作计划去执行,和员工沟通交流,并检查新增工作的落实情况,加以巩固,从而达到熟练。转型的关键不单单在于模式的改变,各个修理厂的管理有高低之分,业绩有多少之差,但模式却是大同小异,或者说,是模式决定了我们的服务流程和销售意识。而打破这些,才是转型的关键。
[ Part 3 转型小结1 ]前面说到了工作切入的问题,一切正常后,开始对洗车组的车辆进行检测,增加销售机会。
http://s9.rr.itc.cn/r/wapChange/201610_21_19/a6rzsb84556439599596.jpg


安排检查工作前的准备事宜:?和各组负责人讨论汽修厂的经营模式,顾客的来源?? 各负责人的工作,除了带领组员工作之外,还应该具备哪些工作?? 修理厂附带洗车项目的作用仅仅是附加增值服务?用意在哪里?? 如何把洗车车辆的潜在商机挖掘出来??靠谁来挖掘?如何挖掘?能不能有效果?能不能持续下去??检测工具和检测单的准备,检测人员的挑选和培训。在洗车间检查前,对机修技师进行鼓励和讲解,并给与支持,毕竟,没接触过顾客的技师站到一线是需要勇气的。其实检测过程可以分为:检测切入→结果汇报→造成此现象原因→带来的影响→给予合理建议留下顾客信息,对于有意愿的顾客给予店铺的名片和报价明细等。遇到拒绝不让检测车辆的顾客,对检测技师来说,是一个很受伤的打击,会影响此项工作的持续进行。个人观点:转型的过程中,改变工作模式和方法需要时间,不是简单粗暴的下命令。尤其是特殊的岗位。除非是简单粗暴的换人。检测需要懂得轮胎和机油等基础知识,与此同时,增加了机修人员的学习,告知了新店发展的方向和需要掌握的其他知识,于是打印相关资料,进行发放到个人。工作的开展,是需要得到的大家的支持,何况,是以驻店的形式来管理。这个时期的工作结果其实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习惯的培养。[ Part 4 转型小结2 ]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http://s9.rr.itc.cn/r/wapChange/201610_21_19/a8t4ww84556462464596.jpg


关于洗车检查意识问题,说到不如做到,只有实践和结果才能证明。习惯的培养也需要有带头人的参与。所以,我们的技师到位了。技师到店之后,主要的工作除了培训之外,还要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第一天的洗车端检查,洗车43辆,检查14辆,成交了3辆,1辆车清理节气门,2辆车更换刹车油。这些检查结果,一点都不足为奇。只要就坚持用心检查沟通,总会有成绩出现。很多门店明知道洗车端是重要环节,却不肯给予检查方面的重视和支持。进店换油的车辆检查,也是很重要的。“做”与“做好”是两个概念,做不做态度问题,做的好不好是水平问题,态度和水平同等重要。一辆车经过经验不足的人员检查,可能挑不出任何毛病,对于经验丰富的师傅们,则是另一番景象。通过检测中产生的销售,真的并不是说说而已。由此可见:修理厂的转型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尤其是传统的修理厂,无论从经营模式上,服务意识上,管理水平上,都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修理厂概念。1、进店车辆靠“等”没有绩效考核工资的结果是,员工不会在乎进店车辆台次,也不会关注维修金额。就看保险的推送力度如何?单位客户如何好?内部顾客介绍如何?自然到店如何?2、员工学习靠“等”门店内部如果没有培训体系,那么,修理和钣喷的学徒只有看进店车辆的多与少,来决定着学艺的速度快与慢,至于其他的学习渠道一概没有。这种状态下的学习和成长,浪费了多少空闲和下班后的时间,自己阻碍了自己人的培养。3、内部管理靠“自觉”靠着一些自觉的员工和有点意识的管理层去运转门店,运营中不在乎会议召开、不关注营业额、顾不上车辆出厂质检、来不及做顾客信息收集。以至于门店没有任何沉淀和积累。4、检查意识靠“自觉”来店车辆做检查,没有详细的检查计划,没有详细的表单,没有跟踪负责的人员,没有相应的奖惩机制 。员工的“自觉”,一切都源于:“自我觉得”并不是“自我觉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案例 | 一个传统模式修理厂的转型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