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VCR 发表于 2024-10-2 10:30:10

台湾的首富王永庆16岁靠卖米起家,每次有人来他家买米时,王永庆...

台湾的首富王永庆16岁靠卖米起家,每次有人来他家买米时,王永庆就会很热情的跟顾客讲:大姐,这个米有点重,你拿回去不方便,要不你把地址留给我,我一会儿给你送货到家。
不仅如此,他还直接背着米送到你的厨房,帮你把米缸里的陈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然后把新米倒进去,新米上面铺一层油纸,再把陈米倒上去,让你先吃完陈米再吃新米,避免底下的陈米烂掉了。是不是很贴心,很感动?
有人可能会好奇,他这么做难道不嫌麻烦吗?其实这是为了打探顾客家里有几个人,估算一下这些米够吃多久。等着家人的米快吃完了,他就会主动背米上门,跟人说,大姐,我估摸着你家米快吃完了,所以我给你送上来,你看是我给你留下还是背走?那顾客为了图方便,基本都会让他把米留下,长此以往,这片区域的顾客全被他锁定了,这就是用户思维。
除了他自己的大米店,他还给他隔壁的茶叶店老板也支了一招,跟他说,以后每次有客人买便宜的茶叶时,你再送他半两好茶叶,老板听了很不理解,这不是让我做赔本买卖嘛。王永庆也没急着解释,只是让他先去试试,没想到老板送了几个月。后来店里买好茶的顾客居然越来越多,原来顾客之前都是喝的便宜茶叶,可喝过几次好茶后,那便宜茶自然就喝不下了。
其实王永庆的这套赚钱逻辑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用户思维。相反,我们很多企业成交了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跟用户有深度的消费和来往了。
流量红利时代已经结束了,老板们一定要重视挖掘用户的终身价值,但很多公司并没有重视这个点,他并不知道用户资产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挖掘用户的终身价值呢?其实你完全可以尝试用社群用户思维去做,下面我给大家看的案例你就明白了。
就比如山东有一家小超市,就是通过社群模式,不到四年,就把县城15万人中的10万人卷在了自己的社群里,一天营业额高达80多万,怎么做到的?
首先用低成本引流社群,他主要用了两步:
第一步是客户在买单时,超市收银员就会主动询问说大姐一个购物袋要5毛钱,但是现在有个活动,只要您扫码进群,就免费送您一个,而且我们后面还会在群里发布很多优惠活动。人性就是有便宜,不占白不占,于是大部分进店的客户都进了他的社群。
第二步是专门请人去人流量大的地摆摊,就比如社区门口、广场上、公园等,然后跟顾客们说你扫码进群就可以免费领鸡蛋、领盆栽等等?
就靠这两步,超市很快就搭建起了300多个社群,覆盖了近10万人。
其次,用拼团模式盘活社群。超市借鉴了拼多多的拼团模式,在群里不定期的举办拼团活动,将平时一些比较贵的商品打折售卖。比如去年牛肉价格很高的时候,超市就主动找到精品牛肉的供应商进行合作,把牛肉做成低价爆款,99块钱4斤,但是要求四人起拼,所以很多顾客生怕自己抢不到,还拉着朋友们一起来抢,无形中又帮超市拉了一波精准客户。
而且超市最精明的是,他还规定拼团买的东西不包配送,你必须自己到店取货。那你想,顾客们既然都来到超市了,是不是还会顺带买点家里最近缺的东西,这不就直接带动了其他商品的销量了吗?而且还为活动打折损失的商品做了弥补,既赚到了钱,又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
据数据显示,超市以往一天的营业额平均只有40万,但是每次拼完团后,营业额就能翻到80万,由此可见,只要能吸引客户到店,就不愁赚不到钱。
最重要的是以后这个超市再也不用像其他超市那样满大街的发传单了,他只需要在社群里面把活动分享出去,做好内容运营,就可以轻松吸引顾客到店,不仅提高了客户的复购率,还挖掘了用户的终身价值,这就是社群的力量。
因此,不管你现在做的是什么行业,你都完全可以尝试用社群模式把生意重新做一遍。
在无模式不商业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你还在坐等顾客上门、还在靠差价赚钱、还在靠打折促销、拉条幅摆展架、发宣传单页引流获客注定你无法做强做大,甚至会沦为房东的打工人。 #无模式不创业#
做生意赚差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未来赚的是现金流,玩的是模式,整合的是资源!如果你是一位实体生意创业者,或者想创业,强烈推荐你学习我的专栏:《超常规营销获客》,本专栏通过丰富的门店案例,专注实体店当下的痛点,帮你打造实体生意引流、锁客、复购、裂变的营销闭环。#超常规营销获客#
除此之外还免费送你《218套实体店落地方案》包含660多页内容,通过218个真实案例,帮助你在最短时间内设计出适合自己的超常规营销获客实体店营销落地方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台湾的首富王永庆16岁靠卖米起家,每次有人来他家买米时,王永庆...